赵晓原创

对一位美国青年神学生演讲的评论

首页 /

对一位美国青年神学生演讲的评论

作者:赵晓

此视频为典型白左式演讲,请读者结合下文观看和思考。

清华郭于华教授转给我一个视频,是一位美国白人年青神学生的激昂演讲。看完视频,我心中难过:估计不仅郭老师,很多对基督教不甚了解的人也都要被“侃晕了”,就连教会中的弟兄姊妹们也未必能够很好地分辨和回应。

这位现正攻读神学院、未来预备要做牧师的神学生自称其祖父是浸信会牧师,他自己2岁就是教会会员,基督信仰对他非常重要,但他有时候犹豫要不要对人说他是基督徒,因为在基督教中有一种癌症,他将其称之为“基督教民族主义(Christian?Nationalism)”。

接下来,他大批了一通“基督教民族主义”, 认为“基督教民族主义不是基督教,没有任何基督教的本质,而是以基督的名义,对权力——社会权力、经济权力、政治权力——的崇拜”。

这种情况是怎么发生的呢,产生了什么影响?年青人认为是罗马帝国基督化惹的祸,基督教因此被罗马毒害了。他进而为堕胎和同性婚姻辩护,断言《圣经》没有提到这些。随后又话锋一转,又谈到美国不是一个基督教国家,而最接近天堂的地方,应该是一个多种族多元文化的民主(社会)。

年青人的演讲慷慨激昂。郭于华教授:“请教一下:这位所讲的有道理吗?可以理解为基督教共产主义吗?”

郭教授的这个问题,绝不仅是关于基督教与共产主义的话题,而是涉及一系列需要予以澄清的问题。好在视频不长,不妨将原文刊出、翻译,再结合《圣经》教义、教会历史以及新教改革的神学视角进行逐段评论并进行分析。

一、逐段评注

1.原文:

My grandfather was a Baptist preacher. I’ve been a member of this church since I was 2 years old. Now I’m in seminary studying to become a minister myself. My faith means more to me than anything. But if I’m being very honest, sometimes I hesitate for telling someone I’m a Christian. There is a cancer on our religion until we confess the sin that is Christian nationalism and exercise it from our churches. Our religion can do a lot more damage than a six pack of Lone Star.

译文:

我祖父是一位浸信会牧师。我从两岁起就成为这家教会的成员。现在我在神学院学习,自己也准备成为一名牧师。我的信仰对我来说比任何东西都重要。但如果我要诚实一点的话,有时我会犹豫是否告诉别人我是基督徒。我们的宗教中存在一种癌症,直到我们承认所谓“基督教民族主义”的罪,并将其从教会中清除出去。我们的宗教可能比一箱Lone Star啤酒造成更多的伤害。

评论与批注:

这段话开始表现出演讲者对信仰的认真态度,但很快就暴露出其思想的偏激性与神学的肤浅性。基督教被人利用,成为政治或战争的工具很显然是错误的,但演讲者将“基督教民族主义”描述为一种“癌症”则有失偏颇。虽然历史上确实有将基督教与民族主义结合导致偏离福音核心的例子,但完全否定其存在的所有形式并不符合《圣经》的教导。基督教的核心是基督的救赎和上帝的主权,任何将信仰与文化、政治等混淆的行为都应当谨慎对待,但完全拒绝基督教对社会、文化的影响也必然导致信仰的片面化、空洞化,也是不可取的。

2.原文:

There is nothing Christian about Christian nationalism. It is the worship of power, social power, economic power, political power in the name of Christ. And it is a betrayal of Jesus of Nazareth. He told us we would know them by their fruits. Jesus includes Christian nationalism, excludes Jesus liberates, Christian nationalism controls. Jesus saves, Christian nationalism kills. Jesus started a universal movement based on mutual love. Christian nationalism is a sectarian movement based on mutual hate. Jesus came to transform the world. Christian nationalism is here to maintain the status quo. They have co-opted the son, they’ve turned this humble rabbi into a gun toting, gay bashing, science denying, money loving, fear mongering, fascist. It is incumbent upon all Christians to confront it and denounce it. (Amen).

译文:

“基督教民族主义”没有任何基督教的成分。它是以基督之名对权力、社会权力、经济权力、政治权力的崇拜。这是对拿撒勒人耶稣的背叛。耶稣告诉我们,要凭他们的果子认出他们。耶稣包容,“基督教民族主义”排斥;耶稣解放,“基督教民族主义”控制;耶稣救赎,“基督教民族主义”杀戮;耶稣创立了一个基于相互爱的普世运动,“基督教民族主义”是一个基于互相仇恨的宗派运动。耶稣来是为了改变世界,“基督教民族主义”则是维持现状。他们已经篡夺了上帝的儿子,把这位谦卑的拉比变成了一个持枪的、反对同性恋的、否定科学的、热爱金钱的、煽动恐惧的法西斯分子。所有基督徒都有责任面对并谴责这种情况。(阿们)。

评论与批注:

这里对“基督教民族主义”的批评非常尖锐,将其描述为对权力的崇拜和对耶稣的背叛,甚至是“法西斯主义”,这让我们联想到白左对川普的指责。然而,虽然批评文化或民族主义与基督教结合的方式可以是正当的,但在这里将“基督教民族主义”与“仇恨”“杀戮”等完全等同,并且将这些与福音信息相对立,很明显是过于简化了复杂的历史和神学现实。历史上,基督教确实在某些时期被用来支持不公义的权力结构,但这种现象不应被视为整个“基督教民族主义”的定义。将所有涉及社会、政治的基督教影响等同于对福音的背叛,更是忽视了教会在社会正义、和平等问题上的正面贡献。所以,这一段,再次暴露出演讲者思想的偏激性与神学的肤浅性。

3.原文:

How did this happen? The first followers of Jesus didn’t call themselves Christians. They called themselves the way their crucified teacher taught them a different way of being human. They intended to follow it.

译文:

这是如何发生的呢?耶稣的第一批追随者并不称自己为基督徒。他们称自己为“道路”,他们被钉十字架的老师教导他们一种不同的生活方式。他们打算遵循它。

评论与批注:

这段话试图强调早期基督教的反文化特质,确实,“基督徒”并非初代基督门徒的自称,这个称呼是在后来的安提阿开始使用的(见《使徒行传》11:26)。但将早期基督徒描述为完全与文化分离的人群,就完全忽略了他们在不同文化背景下如何融入并传扬福音的历史事实。早期教会虽然确实有短暂的时间拥有革命性和独特的群体生活方式,但他们并非完全与当时的社会文化隔绝,而是积极地与文化互动,见证基督的福音。

如使徒保罗在雅典的讲道(《使徒行传》17:22—34),就引用他们熟悉的诗人和文化元素,引导他们认识“未识之神”;保罗在写给哥林多教会的信中提到:“向犹太人,我就作犹太人,为要得犹太人;向律法以下的人,我虽不在律法以下,还是作律法以下的人,为要得律法以下的人;向没有律法的人,我就作没有律法的人,为要得没有律法的人。”(《哥林多前书》9:20—21)更是清楚地表明透过文化传递信仰的做法。

事实上,初代基督徒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巧妙地融入并传扬福音,展现出一种既尊重文化差异又坚定传扬福音的平衡态度。他们积极参与社会生活并通过他们的爱心和互助精神影响了周围的文化。他们往往被人称为“爱人如己”的群体,这种生活方式在罗马社会中产生了巨大的吸引力,许多人因此归信基督。

4.原文:

The early church was a revolutionary community built on radical love, a peculiar people who shared all their possessions and refused to participate in the economy, the military or the culture, the book of acts tells us that the first Christians were persecuted for turning the world upside down.

译文:

早期教会是一个建立在激进之爱基础上的革命性社区,是一群独特的人,他们分享所有的财产,拒绝参与经济、军事或文化活动。《使徒行传》告诉我们,第一批基督徒因为颠覆世界而遭受迫害。

评论与批注:

这段话强调了早期教会的革命性和与当时社会的对抗性,但这种描述如同前面的评论一样,过于简化且激进。早期基督徒确实经历了迫害,但他们并没有完全拒绝参与经济或文化活动,而是通过他们的生活方式和信仰在这些领域中见证基督。将早期教会与当时的经济、军事完全对立的描绘,可能忽视了《新约》中保罗如何指导信徒在当时的社会结构中生活(如《罗马书》13:1—7,《哥林多前书》7:20—24)。

5.原文:

But 300 years after Jesus was executed by the Roman empire, emperor Constantine made Christianity, the official state religion of that very same empire. Constantine was the first Christian nationalist, PRO war, PRO wealth, PRO white supremacy, that original counter cultural movement became a tranquilized privatized weapon eyes, religion, the official sponsor of western civilization. A religion of sharing became a religion of greed, a religion of peace became a religion of violence, a religion of forgiveness became a religion of judgment. A religion of ego transformation became a religion of ego affirmation.

译文:

但是在耶稣被罗马帝国处决300年后,君士坦丁皇帝将基督教定为该帝国的国教。君士坦丁是第一个“基督教民族主义者”,支持战争,支持财富,支持白人至上。那个最初的反文化运动变成了一个被镇压、私有化、武器化的宗教,成为了西方文明的官方代言人。一个分享的宗教成为了贪婪的宗教,一个和平的宗教成为了暴力的宗教,一个宽恕的宗教成为了审判的宗教,一个自我改变的宗教变成了自我肯定的宗教。

评论与批注:

君士坦丁的归信和基督教成为罗马国教的过程确实引发了许多神学和历史上的争议。但将君士坦丁简单地描述为“基督教民族主义者”则再次犯了简单化的错误,明显忽略了历史的复杂性。君士坦丁的政策确实带来了教会与国家权力的结合,导致了一些教义的世俗化和福音使命的部分妥协,但将其描绘成“白人至上”等现代政治问题的始作俑者,是过于偏激,不准确的。

事实上,历史上基督教的扩展和政治影响是多层次的,并不应简单地归结为权力或贪婪的驱动。例如:

基督教合法化与福音的广泛传播:君士坦丁在313年发布《米兰敕令》,宣布基督教合法化,结束了早期教会长达三个世纪的迫害。这一举措使基督教得以公开传播,并使信徒能够自由地敬拜上帝。这一历史时刻使基督教从一个被边缘化的少数群体,转变为帝国范围内广泛传播的信仰。福音因此得以迅速扩展到帝国的各个角落,甚至超越罗马帝国的边界。

基督教对西方文明的塑造:基督教成为罗马帝国的国教后,它对西方文明的形成产生了深远影响。基督教的伦理、法律和价值观成为西方社会的基石。中世纪的基督教世界观在教育、艺术、法律和政治领域都留下了深刻的印记。现代西方社会的许多核心理念,如人权、平等、个人尊严等,都可以追溯到基督教的教义和实践。

基督教神学的发展与教会的组织化:在君士坦丁的统治下,基督教神学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教会也开始了更加组织化的结构。在君士坦丁的支持下,325年的尼西亚会议召开,确立了基督教的基本信条,并解决了基督教内部的一些重大神学争议,如关于基督的神性问题。这个时期的神学辩论和决议奠定了基督教正统教义的基础,并塑造了整个教会的神学方向。

从神学角度来看,君士坦丁归信及基督教成为国教是上帝主权在历史中的具体体现。虽然这导致了教会在某些方面的世俗化,但基督教在罗马帝国的扩展和合法化,是上帝在推动福音广传中的一个重要步骤,为后来的全球宣教奠定了基础。

6.原文:

Today Christian nationalists obsess over people’s private parts. While the planet burns, the bible doesn’t mention abortion or gay marriage, but it goes on and on about forgiving debt, liberating the poor and healing the sick.

译文:

今天的“基督教民族主义者”痴迷于人们的隐私部位,而地球却在燃烧。《圣经》没有提到堕胎或同性婚姻,但却反复提到宽恕债务、解放穷人和医治病人。

评论与批注:

这段话企图通过对“基督教民族主义者”的讽刺来强调社会公义的问题。然而,声称《圣经》没有提到堕胎或同性婚姻是不准确的。虽然《圣经》也许没有使用这些现代术语,但其关于生命神圣性和婚姻的教导(如《十诫》《诗篇》139:13—16和《创世记》2:24)已经为这些问题提供了清晰的伦理框架。

《十诫》中“不许杀人”的诫命(《出埃及记》20:13)不仅仅是禁止蓄意谋杀,它更深层次地体现了上帝要求对所有人类生命予以尊重和保护的神圣命令。这当然就包括了对胎儿生命的神圣尊重,因为上帝在母腹中就认识了我们,亲手造了我们(《诗篇》139:13—16)。今天西方白左主张保护小动物的生命,却同时支持堕胎,这显然是价值观上的矛盾和虚伪,也是将动物权置于人的生命权之上的异教崇拜,也是对神定秩序(divine order)的公然敌对。

《圣经》中上帝亲自缔造的婚姻乃是一男一女之间的神圣盟约(《创世记》2:24),这一设计不仅反映了神的创造秩序,也是社会伦理、人类文明的重要基础。耶稣在《马太福音》19:4—6中重申了这一点,再次强调婚姻的神圣性和不可分割性。因此,任何试图重新定义婚姻的尝试,都违背了《圣经》对婚姻关系的神圣规定。一个真正的基督徒,理应坚持这一圣经真理,并温和但坚定地反对任何不符合《圣经》教导的婚姻观念。

另外,《圣经》确实关注社会公义、贫穷和医治,但这些与其道德教导并不是相互排斥的,而是整体的一部分。《圣经》的伦理教导涵盖了个人与社会的方方面面,包括对生命、婚姻、贫穷和公义的关注。忽视其中任何一部分,都可能导致对基督教伦理的片面理解。真正的基督教信仰是全面的,既关心社会正义,也坚定维护神在《圣经》中所启示的道德标准。

7.原文:

Christian nationalists like to say this is a Christian nation, not only is that historically inaccurate, not only is that theologically blasphemous, but it’s also just not true. Look around us. If this was truly a Christian nation, we would forgive student debt if this was truly a Christian nation. We would guarantee health care to every single person. If this was truly a Christian nation, we would love all of our LGBTQ neighbors. If this was truly a Christian nation, we would make sure every child in this state and in this country was housed, fed, clothed, educated, and insured.

译文:

“基督教民族主义者”喜欢说这是一个基督教国家,但这不仅在历史上不准确,不仅在神学上是亵渎的,而且根本不是真的。看看我们四周,如果这真的是一个基督教国家,我们会宽恕学生贷款;如果这真的是一个基督教国家,我们会为每个人提供医疗保障;如果这真的是一个基督教国家,我们会爱我们所有的LGBTQ邻居;如果这真的是一个基督教国家,我们会确保每个州和国家的每个孩子都有房子、食物、衣服、教育和保险。

评论与批注:

这段话表达了演讲者对某些社会问题的关切,特别是学生债务、医疗保障和LGBTQ权利等。然而,将基督教国家的定义与这些具体的社会政策挂钩,可能忽视了基督教教义的核心。一个“基督教国家”并非必然是通过这些政策来体现其信仰的,而是通过对基督教伦理的整体遵循来实现的。虽然这些政策可以反映基督徒对社会公义的关注,但它们并不能全面定义一个国家是否“基督教化”。

人类的文明体系多样,包括中国以儒家和法家为基础的传统文明、印度以印度教为基础的种姓社会,以及穆斯林世界通过宗教加以包装的伊斯兰男权社会。然而,以基督教为伦理根基的西方文明,特别是以美国为代表的新教文明,独特之处在于它既强调上帝赐给人的神圣权利,同时又深刻警惕人性的罪性。基督教如此独一无二的伦理促使西方社会率先发展出宪政和法治体系,成功“将权力装进笼子里”,保障了个人的生命权、财产权和自由权(洛克之“文明三底线”),进而建立了市场经济与市场文明。这种“重人权、彰法治、大市场、小政府”的理念虽然不能简单地等同于“基督教国家”,但无疑是基督教深刻影响和塑造的文明结果。

因此,真正的“基督教国家”概念不仅仅依赖于一系列慈善救济型社会政策,而是通过在法律、文化和社会结构中深植基督教伦理与秩序来实现的。这种影响不仅局限于某些具体政策,更是贯穿于整个社会治理和个人生活的方方面面,体现出对人类权力的尊重和对权力滥用的警惕。这种对基督教伦理的遵循,才是理解西方文明特别是美国政治和社会结构的关键所在。

8.原文:

If this was truly a Christian nation, we would never make it a Christian nation, because we know the table of fellowship is open to everybody, including our Buddhist, Hindu, Jewish, Muslim, Sikh, and atheist neighbors. Jesus could have started a Christian theocracy, but love would never do that. The closest thing we have to the kingdom of heaven is a multiracial, multicultural democracy, where power is truly shared among all people. Something that’s yet to exist in human history.

译文:

如果这真的是一个基督教国家,我们就永远不会让它成为一个基督教国家,因为我们知道,团契的桌子对所有人敞开,包括我们的佛教徒、印度教徒、犹太教徒、穆斯林、锡克教徒和无神论者邻居。耶稣本可以建立一个基督教神权政治,但爱永远不会那样做。我们离天国最近的地方是一个多种族、多文化的民主社会,权力真正由所有人共享,这在历史上尚未存在过。

评论与批注:

这里的观点提出了对基督教神权政治的反对,并主张一种多元化的民主社会。这种观点明显受到“文化马克思主义”的影响,过于强调现代民主和多元主义,而忽视了《圣经》中对天国的教导,对上帝绝对权威与绝对真理的维护。耶稣确实教导了爱与包容,但他也明确谈到将来上帝的国度,这不仅是一个属灵的国度,也是一个现实中的统治。将民主社会视为“天国”的最接近形式,明显误解了《圣经》中关于天国的教导。虽然多元化社会中的相互尊重和和平共处是可取的,但将其与天国等同可能是对圣经教义的一种误读。

二、总结评论

1、对基督教民族主义的批判

这位年轻人对“基督教民族主义”的批判反映了一种对历史和现实中滥用基督教信仰为政治或文化目的服务的警觉,然而,演讲者对基督教民族主义的批判在某些方面明显过于激进,落入了白左“取消主义”泥潭,同时罔顾今天教会的主要危险并非“基督教民族主义”,而在于教会内的白左主义,即文化马克思主义渗透教会和社会,全力推动的相对主义、多元主义(DEI)、自由(放纵主义)以及世俗主义、取消主义等等。说得难听点,这位美国教会中的白人演讲者正是被人卖了还替人数钞票的那一类。

2、对罗马帝国基督化的看法

这位年轻人对罗马帝国基督化持有一种非常负面的看法,认为这是基督教与权力结合的开端,并导致了信仰的“堕落”。这种观点是典型的对历史事件的简化和扭曲。虽然君士坦丁的归信和基督教成为国教确实带来了教会与国家权力结合的复杂性和问题,但罗马帝国的福音化、基督化也带来了福音的广泛传播、教义的系统化以及教会的合法地位,这些都是正面的成果。

3、对基督教本质的理解

上帝是爱,但爱并不是上帝。上帝的爱也不是我们人所理解的爱,而是与祂的公义、真理、圣洁密不可分的神圣的大爱。在这个视频的演讲中,这位年轻人似乎明显不懂得基督教的本质,也不明白上帝的爱是怎么回事。他强调了基督教作为“爱的宗教”,但忽视了其他关键的教义,如上帝的公义、圣洁、悔改、审判等。虽然上帝的爱是福音的核心,但如果脱离了上帝的公义、圣洁和真理,爱的教义将立即成为空洞,甚至被误解为包容一切、宽容一切的情感性概念。

4、对圣经教义的解读

这位年轻人声称《圣经》没有提到堕胎或同性婚姻,这种说法完全是误导性的。虽然《圣经》没有使用这些现代术语,但《圣经》确实清楚地教导了关于生命的神圣性(如《十诫》“不许杀人”就是反对堕胎的神圣基础)和婚姻的定义(仅在一男一女之间)。他的观点似乎在刻意弱化《圣经》在这些道德问题上的教导,以符合某种社会或文化的议程。这恰恰是一种“媚俗”,也是一种世俗主义。

5、对社会公义的强调

这位年轻人对社会公义的关注是值得肯定的,基督徒确实应关心穷人、受压迫者和弱势群体。然而,他的论点似乎将基督教等同于某种形式的社会福利或政治乌托邦。这种观点实际上削弱了福音的核心信息——即人必须通过基督的救恩,与神和解,而非仅仅是社会结构的改变。

6、对天国与今世的关系理解

年轻人对天国的理解过于集中在今世的社会改革上,而缺乏对天国属灵和末世论的深刻理解。基督徒确实应该在世上作光作盐,但这种努力应是从福音出发,而非试图建立一个完全理想化的社会结构。天国的完全实现是在基督的再来时,而非人类的任何社会或政治制度能够达成的。

三、特别评论:基督教与共产主义到底是什么关系?

1、共产主义与基督教的关系

左的思潮也罢,共产主义也罢,都是从西方基督教背景下出来的,当然有其千丝万缕的关系。教会中的平等思想,经院哲学、自然神学产生的左(left,偏离神)的思维,西方教会今天占主流的“亚米念主义”所倾向的人本主义、理性主义以及自由主义倾向都对西方一路左奔直至出现无神论之共产主义的思潮要负有一定责任。然而,共产主义和基督教在本质上是没有直接关系的,因为二者的起源、目标、方法和伦理基础都截然不同。

共产主义是由卡尔·马克思和弗里德里希·恩格斯在19世纪发展出来的世俗意识形态,旨在通过阶级斗争和革命推翻资本主义制度,建立一个没有阶级、没有家庭、没有私有财产的乌托邦社会。它的理论基础是唯物主义和无神论,否认上帝的存在,强调历史发展的必然性和阶级斗争的决定性。

虽然马克思和恩格斯在批判资本主义和追求平等时,表面上与基督教对穷人的关怀有相似之处,但他们的理论实际上是一种对基督教教义的世俗化和扭曲。基督教宣扬的是对每个人的尊严和价值的尊重,主张爱与公义的基础是上帝的圣洁和主权。而共产主义则拒绝上帝的存在,完全依赖人的力量来实现一个乌托邦式的社会理想,认为通过暴力革命可以建立一个“完美”的人类社会。

基督教以耶稣基督的教导为核心的宗教信仰,主张通过个人与上帝的和解来实现内心的改变,从而影响社会。基督教强调上帝的主权、人的罪性、救赎和最终的审判。基督教的社会教义强调个人自由、生命的神圣性、家庭的重要性和社会公义,且这些都是建立在对上帝的敬畏和基督之爱的基础上的。

2、年轻演讲者的主张与共产主义的相似性

郭老师之所以会提出上述的问题,主要原因,是这位年轻演讲者的主张确实在某些方面与共产主义有相似之处,特别是在他对社会公义、平等以及国家角色的强调上。至少有三个主要相似点:

对社会公义和平等的强调:演讲者主张通过国家力量来解决学生债务、医疗保障等社会问题,并支持LGBTQ权利。这种对社会公义和平等的关注表面上看与基督教的爱与关怀一致,但他更倾向于通过国家干预和重分配来实现这一目标,这与共产主义的经济平等观念相似。

对传统基督教价值观的批判:演讲者将传统的基督教伦理,如对生命神圣性和婚姻定义的坚持,视为“基督教民族主义”的表现,并与社会公义对立起来。这种批判性态度与文化马克思主义的思想相呼应,文化马克思主义常常将基督教视为阻碍社会进步的保守力量。

对权力和社会结构的重塑:共产主义主张通过革命或激进的社会变革来实现一个“平等”的社会,而这位演讲者也暗示要通过改变现有的社会结构来实现他所理解的“基督教”价值观。这种思路与共产主义的乌托邦理想有相似之处,尽管他的立场可能是出于对不公正现象的反感。

但这仍然不能证明“基督教共产主义”的说法能够成立。事实上,在共产主义实践中,许多共产主义政权采取了强烈的反基督教的政策,而在当今的新马克思主义的实践中,基督教更是成为其最大的敌人。

3、文化马克思主义将基督教视为最大敌人并予以全面攻击

因为基督教与共产主义的格格不入,同时也因为苏联解体,基督教成了西方新马克思主义的最大敌人并予以全面攻击,这正是西方白左泛滥的根源。

西方新马克思主义或者说文化马克思主义将基督教视为其最大的敌人之一,是因为基督教在西方代表了一种传统的、具有道德约束力的价值观念体系,强调个人的罪性、自由选择和对上帝的顺服,这与文化马克思主义所追求的无阶级、无性别、无宗教的乌托邦社会格格不入,同时也阻挡了马克思主义煽动群众的可能性。只要基督教存在一天,马克思主义就一天无法在西方动员群众。

文化马克思主义于是试图通过煽动对基督教的仇恨、质疑基督教的合法性,来削弱基督教在社会中的影响力。例如,他们可能将基督教描述为压迫性的、过时的,甚至是反社会进步的。同时,文化马克思主义试图通过教育、媒体和法律系统的变革,推行一种不以个人自由为基础,而以国家干预和社会工程为手段的平等主义,这直接威胁到基督教倡导的自由市场经济和小政府原则。

文化马克思主义的最终目标就是:消灭个人自由和基督教文明,由共产主义取而代之!为此,文化马克思主义致力于通过解构传统的社会结构,包括宗教、家庭、市场经济和国家权力分配,以建立一个全新的社会秩序。在这个过程中,基督教被视为一种必须被摧毁的障碍,因为它倡导的个人自由、市场经济、家庭价值和道德律法,都与文化马克思主义的理想相对立。只有消灭基督教,才能消灭自由个人和自由企业,才能以大政府主义、国家主义来建立共产主义乌托邦。

文化马克思主义的策略之一是通过宣传和教育,将基督教描绘为社会不公正的根源,从而煽动公众对基督教的反感和敌意。这不仅威胁到基督教作为宗教的存在,也危及整个基于基督教伦理的西方文明,特别是自由市场经济和小政府理念的基础。

文化马克思主义还制定了具体的纲领,来渗透、打入教会,特别是神学院,重新定义基督教、重新定义教会,以此重新定义世界。这个视频中的演讲者显然已经中招!

通过这些手段,文化马克思主义意图最终削弱或消灭个人自由,建立一个由国家全面掌控的社会体系,彻底颠覆以基督教为根基的文明秩序。

因此,基督徒和全球保守主义者均需要对此保持清醒的认识,坚定地捍卫基督教的信仰和伦理价值,抵御这些威胁。

Date :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联系我们

因时间精力有限,电子邮件无法保证每封都回复,但我们会认真阅读每封邮件,推荐微信联系,谢谢理解!

微信客服

请用微信扫描下方二维码添加客服

在线联系

您的个人信息我们会严格保密

在线提问

您的个人信息我们会严格保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