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求通识,无需太过划地为牢:从亚当·斯密的学术多面性看学科融合的力量
作者:赵晓
在我们探索知识的旅途中,亚当·斯密的学术生涯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卓越的模范,证明了超越学科界限的思考不仅是可能的,而且是必要的。斯密的经历从一个不同寻常的角度反映了跨学科学习和探索的重要性。他的生活和工作证明了在探求真理的过程中,我们不必过于被学科的樊篱或传统路径所限制。
斯密的多元学术背景
亚当·斯密的求学之路本身就是一次跨学科的探险。在格拉斯哥大学和牛津大学,斯密学习的并不是经济学——虽然他是经济学鼻祖,但他之前并不是经济学专业,而是包括哲学、历史、法学、数学以及经典文学等广泛领域。这种广泛的知识背景让他能够从多个维度分析社会和经济现象,最终形成了独树一帜的经济哲学。
斯密的教育经历,尤其是在牛津的学习,虽然遭遇了当时学术环境的保守与限制,但正是这种体验激发了他对传统学术与教育方法的深刻批判。斯密批评牛津大学的教育太过于死板和脱节实际,这种批评反映了他对知识应用和实践价值的高度重视。很显然,斯密不仅仅是一个理论的创立者,他也是一个批判性的思考者。
斯密的教学与学术创新
在爱丁堡大学,斯密的主业是讲授英国文学。为此,他还专门编写了一份讲义。后来,任教格拉斯哥大学后,斯密的讲课内容包括了逻辑学、伦理学、修辞学、法学、政治经济学以及“治安和税收”等诸多领域。
斯密将他的“道德哲学课程”分为了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是自然神学,主要从基督教的自然神学角度讲授人应该遵守的各种原则;第二部分是伦理学;第三部分是正义问题;第四部分则是与政治、经济相关的问题。斯密道德哲学课程的第二部分成果是著名的《道德情操论》,于1759年出版。课程第四部分中的很多内容则体现在了他经济学的奠基之作《国富论》(1776年出版)中。
斯密居然讲过文学和神学,而《国富论》居然和《道德情操论》一样,不过是他“道德哲学”课的部分成果而已!这是不是太神奇了!
如果我告诉你,斯密留下了许多未发表的著作,其中之一是在1795年出版的《天文学历史》(HistoryofAstronomy)。是的,你没听错,斯密的确研究并写过这部天文学著作!
由于斯密的课程设计和教学内容跨越了多个学科领域,这种教学方式对学生进行了全面的思维训练,也为他自己后来的经济学理论创新打下了基础。
斯密的《道德情操论》和《国富论》这两部作品均体现了斯密如何将神学、哲学、经济学和社会学知识融为一体,提出影响深远的经济和道德理论。《国富论》尤其是从道德哲学也就是人是否可以追求自利,追求自利会带来什么的角度出发,探讨了经济自由、市场行为和国家富强之间的关系,从而突破了传统经济学的研究范畴,成功建构起古典经济学的大厦。
加尔文:进一步的启示
无独有偶,将斯密与约翰·加尔文相比较,两位照耀古今的大思想家都展现了超越传统学科界限的学术自由精神。
加尔文的专业是法律,他从未进入正统的神学院学习或训练,却能深入探讨复杂的神学问题,在27岁就写成光辉灿烂的《基督教要义》,成就了基督教神学的高峰。他在神学上的贡献无疑展示了他如何利用法律训练中的逻辑和系统性思维来处理神学问题。同样地,类似于斯密,约翰·加尔文虽然学习的是法律,但加尔文的《基督教要义》不仅仅是神学文本,它也涉及政治、社会乃至经济的议题,显示了一种综合多学科的处理方式。
另外,加尔文一生从未被正式按立为牧师,但他却成为有史以来最伟大的牧师,桃李满天下,最终带领出瑞士、荷兰、苏格兰、英国、美国等所谓“五朵金花”为代表的新教文明。
没有亚当·斯密,就没有人类的经济学,没有加尔文,就没有人类的现代文明。斯密与加尔文的经历均启示我们:在追求真道、真理、真知的道路上,学科界限和传统路径固然需要尊重,但不可过于划地为牢,真正的智慧源自上帝,同时也来自人对上帝的敬畏以及对知识的全面探求、不断求索。
在当今这个知识高度专业化的时代,这尤其提醒我们,要勇于打破知识的孤岛,促进不同领域之间的对话和融合,如此,人类或许能够更全面地理解复杂的世界,也能在多元的知识交汇中发现新的思想与解决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