晓观天下:欧洲正在远离中国——从对华加征关税开始的裂痕
20241005
近日,欧盟决定对中国制造的电动汽车加征高额关税,此举让中国与欧洲之间的经济裂痕进一步加深。10月4日,欧盟成员国以10票赞成、5票反对、12票弃权的投票结果,通过了对中国电动汽车加征高达45.3%关税的决议。这一政策完全由政府主导,并非欧洲汽车行业的反倾销诉求,而是由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推动的。
一、各国投票立场:分歧与立场的显现
在此次投票中,法国、爱尔兰、意大利、立陶宛等10个国家投了赞成票,积极支持对中国电动车的加征关税政策。这些国家的人口占欧盟总数的近46%。特别是法国,一向奉行对美独立政策,却在此次行动中表现积极。法国总统马克龙在此之前还特地重申对加征关税的支持,这让人不免怀疑,中法之间的关系看似亲近,但却充满利益计算。
包括瑞典、西班牙、比利时等在内的12个国家选择了弃权,占欧盟人口的31.36%。这些国家担心对中国电动车加征关税会引发贸易战,可能影响本国企业利益,但又不愿阻止欧盟整体的对华立场,表现出明显的患得患失。
德国、匈牙利、斯洛文尼亚等5个国家则投了反对票,占总人口的22.65%。德国的反对立场更多是出于对德系车在华利益的保护,而非真正的友好态度。
二、裂痕加深:欧洲国家的选择与考量
法国、德国等国家的立场,反映出欧洲国家在与中国的贸易关系中有着不同的优先考虑。一方面,法国支持加征关税,显现了其追随美国的倾向;另一方面,德国则因担忧本国企业利益受损而反对。这次对华加征关税的决策,也显示出欧盟内部对华政策的分歧。
此外,匈牙利总理欧尔班警告称,这次对华加征关税可能掀起“经济冷战”,意味着中国争取欧盟在中美竞争中保持中立的努力基本失败。随着欧盟愈加接近美国的立场,中欧关系的裂痕也变得越来越明显。
三、中国的应对与未来的中欧关系
面对欧盟的高关税决定,中国是否会采取对等的反制措施成为各界关注的焦点。中国对欧盟总体贸易依然有较大顺差,因此可能不会采取太强烈的反制措施,以免影响自身经济复苏。但民间的愤怒声浪让人不得不思考是否应对空中客车等欧洲企业的订单进行调整,以显示中国的反制力量。
荷兰新首相表态称“不能对中国太天真”,这句话反映了欧盟当前的对华立场。事实上,中国也不能对欧盟抱有过多幻想,欧盟各国的投票结果已然说明,他们在面对利益与选择时,早已做好准备与中国拉开距离。
赵晓评论:欧洲正在逐渐远离中国,而中欧关系的裂痕从对华加征关税这一事件中显露无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