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经济学:也谈幸福的童年可以治愈一生的痛苦
赵晓
幸福的童年可以治愈一个人此后人生的所有痛苦。中国人常说“三岁看大、七岁看老”,从某种宏观角度来看,这不仅是指性格与命运,也是幸福!
1938年,一组研究人员开始对哈佛大学(HarvardUniversity)的268名学生展开了深入的研究。这项研究被称为“格兰特研究(GrantStudy)”。根据计划,该研究将跟踪他们一生,每隔几年就会对他们进行评估、测试以及采访,以观察他们生活的发展。
在30年代和40年代,研究人员没有对研究对象的家庭关系给予太多关注。相反,他们根据当时的学术思潮,把主要的注意力放在了研究对象的体貌特征上。他们是否有“健壮”的体格?他们有没有表现出充满活力的遗传天赋?
但是,随着格兰特研究(GrantStudy)的深入,家庭关系的作用逐渐凸显。体型对预测一个人未来生活的优劣起不到任何作用。出生先后或政治派系也同样起不到作用。甚至社会阶层也只能起到有限的影响。但是,有一个温暖童年,却是举足轻重的。
在充满父母关爱的温暖的家庭环境下成长起来的研究对象,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晋升为中尉和少校的可能性更大。而那些在冷漠、空虚的家庭里成长的对象则很有可能在战争结束时仍只是一名士兵。
该研究负责人乔治·瓦利恩特(GeorgeVaillant)在研究报告《经验的胜利》(TriumphsofExperience)中总结如下:“处理亲密关系的能力是预测这些人在生活中各方面成功的关键。”
不快乐的童年又将如何呢?最近,另一项“哈佛报告”带来了重要信息和启示。
这项报告的研究结论显示,童年的创伤会影响一生的安康,包括青春期提前来临、细胞老化、大脑变化。说白了,就是让人生加速折旧,加速衰老、加速死去。
这项研究由哈佛大学心理学副教授凯蒂·麦克劳克林(KatieMcLaughlin)领导,论文2020年发表在美国心理学协会(AmericanPsychologyAssociation)《心理学公报》上。
麦克劳克林指出:“童年时期的逆境遭遇是一个强有力的预测日后健康结果的指标——不仅与抑郁和焦虑等心理健康结果有关,还与心血管疾病、糖尿病和癌症等身体健康结果有关。”
麦氏所谓的“童年时期的逆境遭遇”包括两类:一是涉及与威胁有关的逆境,其中包括虐待和暴力;二是与剥夺有关的逆境,其中包括身体或情感上的忽视和贫困等因素。
研究发现,遭受威胁相关创伤的儿童青春期提前,细胞水平上出现明显的加速老化迹象;但是,遭受与剥夺有关的逆境的儿童并没有表现出任何上述衰老加快的迹象。
在我看来,这说明,家庭贫困不一定导致儿童未来的成长创伤,但家庭暴力必定导致儿童未来的成长伤害。这与我的观感是一致的:许多孩子小时侯贫寒但长大后却非常有出息也长寿(电影明星周润发就是这样,愿他长寿),但小时侯遭受过身体与心理的暴力伤害的孩子却往往预示着悲剧性的命运。
麦克劳克林推测:加速老化可能是一种有用的“演化适应”。在暴力和充满威胁的环境中,人们提前进入青春期并在有生之年孕育后代可能更有益。另一方面,大脑的快速发育可能在情绪处理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这有助于快速识别和应对威胁,确保在敌对环境中的安全。然而,这些在某一点上可能有用的“演化适应”可能会在以后对身体和精神健康造成严重的后果。
这项研究的启示就是:重点应该放在早期干预,以帮助避免这些孩子以后的健康问题。
我的观察是,越是逆境家庭的孩子(包括穷困国家的孩子),可能心理懂事更早、结婚也更早,特别是女孩子,早早就结婚了,最终人生也加快折旧,其背后的原因既可用麦克劳克林所讲的“演化适应”来解释,也可以用生命经济学来解释:这其实就是另类的“穷则思变”——一个可怜的孩子不得不用“催熟”的方式加快成长、加快结婚、加快折旧、加快衰老、加快死亡的方式来缩短自己的痛苦、增进人生的效用。
没有爱,就没有一切,更没有教育。是的,没有面包,孩子未必没有出息和健康的成长;没有爱,孩子却必定从身心灵都受到伤害,甚至一生的健康与幸福都被摧毁。
所以,我观察到现代文明国家,可以说全都非常注重保护儿童。美国看起来很乱,但被称为“儿童的天堂、年青人的战场和老年人的坟墓”。
新西兰,法律规定即便是父母也不允许体罚未成年子女。我因为受中国传统文化“棍棒出孝子”的影响,一开始很不理解,但后来越来越认同。一个重要的理据应该就是“格兰特研究”所谈到的儿童良好的家庭关系关乎一生的幸福,以及本文所援引的“哈佛报告”所显示的儿童的逆境遭遇会带来成年后身体健康与心理幸福障碍;另一个理据大概就是种什么收什么,快乐、从来没有遭受到体罚的儿童在成年后,更容易带给他人以快乐,带给社会以和平。
我去过亚非拉以及欧美许多国家,新西兰给我的印象是:安静、宁静、纯静,人也特别和平、温和,我相信这与新西兰的孩子是不让打的这一法律强制规定不无关系。
中国人一切的努力,最终无非是人民的幸福,然而,要建立一个幸福中国以及长治久安的中国,也要从娃娃抓起,要让孩子们快乐、幸福起来,因此,我在全中国第一个提议:全国人大制定法律,严令禁止一切对儿童的体罚、暴力行为包括父母对儿童的体罚、责打。
这正是所谓的“早期干预”。中国人的幸福,要从娃娃抓起!
不体罚孩子的出发点和期望是好的,尊重孩童、呵护孩童身心灵的健康成长是必须的,但是,教养孩童的过程充满挑战,不是简单的给予尊重和爱护就可以。孩童的心一面纯真一面愚蒙的,孩童是可塑的但也是有悖逆的,每一个可爱的小生命也同时是一个小小的罪人,从母腹里就有了罪孽,他的成长不单单需要爱和尊重肯定,同时也需要纠正和管教,这是爱的两面,我也不同意家长动不动就用做父母的权威去打孩子,但是一些适当的管教是必要的,适当的管教不会伤害孩子的心灵,暴力才会对孩子的心灵造成创伤。我们应当拒绝的是对孩子使用暴力,却不应当因为拒绝暴力而放弃对孩童正面的管教。这是做父母特别需要平衡的养育观。
卫斯理的母亲在分享其养育孩子的经验时特别提到一点:为了避免孩子养成悖逆的习性,需要趁早驯服孩子的意志,这就需要在孩子很小的时候,父母就要敏锐的对孩子做一些预防性的管教和纠正性的管教。这其中包括适当的体罚。
最后,关于是否能责打孩子,还是以圣经为依据:
愚蒙迷住孩童的心,用管教的杖可以远远赶除。 (箴言 22:15 和合本)
不忍用杖打儿子的,是恨恶他,疼爱儿子的,随时管教。 箴言 13:24
总而言之,如果一概而否:坚决不能体罚孩子,就把一种非绝对的教育观变成了绝对的教育真理,这是很危险的。所以,还请赵老师对上面的提议谨慎三思,因为您是一位很有影响力的属灵领袖,您的话对错与否,造成影响会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