晓观天下

晓观天下:中美合著论文28年来首降!

首页 /

晓观天下:中美合著论文28年来首降!

中美科研“脱钩”中国会怎样?

中美合著论文28年来首降

日本经济新闻于8月31日报道说,日本文部科学省的科学技术与学术政策研究所8月汇总的报告《科学研究指标2023》显示,从中美研究人员联合撰写的论文篇数来看,2021年为5万1630篇,比2020年减少了5%。

报道认为,在科学研究领域,美国和中国“脱钩”的影响正在显现。中美研究人员的国际合著论文篇数在2021年出现了28年来的首次减少。在中国具有优势的材料科学和化学领域减少的状况尤为明显。

日经指出,中美合著论文减少的原因并不明确。可以设想的原因之一是新冠病毒的全球流行。受新冠疫情的影响,研究人员的国际交流一度陷入低迷。不过,从世界整体来看,2021年的国际合著论文数为57万7166篇,比2020年增加7%,因此中美合著论文的减少很可能由疫情以外的因素造成。

研究创新方面问题的日本一桥大学讲师吉冈徹告诉日经:“由于美中的政治关系紧张,美国方面可能出现了避免与中国合著的趋势”。

中美科技领域合作协议

今年6月,美国国会众议院的“中国问题特别委员会”成员敦促国务卿布林肯使中美科技合作协定失效。呼吁称“我们必须停止加速毁灭本国的行为。让协定失效是很好的第一步”。

协定上一次更新是在2018年。在美国国内,此前一直没有将协定视为重大问题,而此次美国政府直到更新期限的最后一刻才得出结论。

虽然目前美国方面将协定效力延长半年,但“并未承诺长期延长”。预计美国政府将要求中国消除军事利用和侵犯知识产权等风险。美国将在半年后再作结论。

在过去的数十年里,中国在科技领域迅速发展壮大,已经与美国并驾齐驱。美国政府统计机构的数据显示,从相关论文数量来看,2000年美国是中国的6倍左右,但到2022年中国变成美国的1.5倍。

从美国和海外的共同研究比例来看,中国在最近30年间持续上升,2020年占到26%。

2017年上台的美国川普政府对中国采取严厉态度,导致中美关系恶化。2018年,美国对中国产品征收高关税,中国也实施报复,结果掀起“中美贸易战”。

美国在2018~2022年实施的针对间谍活动的“中国行动计划(ChinaInitiative)”也波及到科学研究领域。川普政府还加强了对留学生签证的限制,其中包括缩短在高科技领域学习的中国研究生的签证有效期。

同样地,拜登政府也限制半导体等尖端技术的出口,中美间的政治对立至今仍在持续。“在美国感到不自在,所以就回国(中国)了”,居住在中国的一位日本研究者从同事那里听到这样的声音。

报道表示这位日本研究人员认为:“在美国的中国研究人员回国后,与这些研究人员的联合研究开始在中国国内完成”。其背景是中国大力振兴科技,研究环境有所提升。

中美科研“脱钩”加剧可能的影响

报道提出:如果中美科研的“脱钩”加剧,将会产生哪些影响呢?

一是在中国的优势领域,可能逐步构建不依赖美国的研究体制。按领域观察2021年的中美论文,化学减少近2成,材料科学减少1成以上。日本文部科学省科学技术与学术政策研究所的主任研究官村上昭义对日经指出:“这两个领域中国具有优势”。

其次,可能建立与以美欧为中心的一直以来的科研国际体制不同的新合作圈。按份额观察中国的合著伙伴国和地区,排在第7位的巴基斯坦(份额为4.6%)相比2020年的第10位(3.6%)有所上升。居第13位的印度和第14位的沙特阿拉伯也有所上升。一桥大学讲师吉冈表示,通过与新兴国家和中东各国的合作,“多样性将增加,有可能引发创新”。

另外,也存在冷静的看法。报道表示,日本公益财团法人生命科学振兴财团的理事长林幸秀认为:“中国能独立发展的科学技术有限,今后也不得不与美国打交道”。

报道说,林理事长自主列出了有望获诺贝尔奖的中国研究人员名单。他表示:“很多研究人员在美国获得博士学位,并在当地拥有研究据点”。如果美国和中国合作,也能确保研究人才不外流。双方对立的长期化将对整个世界的科研产生怎样的影响?今后有必要持续观察。

报道总结称,中美的合著论文篇数一直压倒其他国家和地区的组合,且引述JST亚洲太平洋综合研究中心的副主任黑木慎一指出,如果中美合作陷入停滞,“可能对世界科学发展产生负面影响”。能否维持独立于政治背景的开放的科学研究空间,目前正处于分水岭。

赵晓评论:在“厉害派”们看来,创新似乎是一件简单的事情:

第一、只要有足够的投入就行。基于中国经济已经有足够的体量,科研投入正直追美国甚至超越美国,这使得许多人相信中国将在科技创新上赶超美国将是指日可待的事情。

第二、他们迷信“举国体制”神话,认为举国体制胜过市场体制,因此中国可依靠“举国体制”的优势,在科技创新上实现“弯道超车”;

第三,打造“创新国家”的口号在中国喊得很响并列入国家发展计划,而中国过去的各个五年计划(包括经济发展与科技创新)的目标实现率很高甚至经常超过,因此许多人据此乐观地相信中国的科技创新赶超计划也一定会实现。

但这些认识并未深刻认识科技创新的规律,忽略了以下三个重要因素:

第一、科技创新不光是钱的事,而是涉及到“创新体制”的非常复杂的事,有钱不等于能将钱花好,更不意味着砸钱就能成功;

第二、“创新国家”必须建立在“文明国家”的基础上。什么是“文明国家”?首先,英国政治学家洛克的“文明三底线(生命权、财产权、自由权)”必须得以保障。这意味着中国需要像温家宝总理所呼吁的那样从经济改革进入政治改革。但眼下的环境早已改变,重点也已不是改革,甚至不是经济发展,而是国家安全等;

第三、过去中国的科技创新之所以进步很快,靠的是对外开放背景下的模仿(后发优势),创新以及这篇文章中所讲到的引进创新、合作创新等,简单说其实就是抄作业。一旦开放的外部环境转向脱钩环境,则意味着进步窗口自动关闭,赶超速度必然放慢;

那么,中美科技脱钩,中国有无可能打造一个独立的创新系统,进而实现对美的赶超?这个问题的答案其实很清楚,典型案例就是前苏联。

Date :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联系我们

因时间精力有限,电子邮件无法保证每封都回复,但我们会认真阅读每封邮件,推荐微信联系,谢谢理解!

微信客服

请用微信扫描下方二维码添加客服

在线联系

您的个人信息我们会严格保密

在线提问

您的个人信息我们会严格保密